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晨、午、晚间检查内容的是【】
A. 量体重
B. 查视力
C. 测血压
D. 看精神
2.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年龄阶段目标中,“能够认识长方形、梯形、椭圆形,学习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前后,理解昨天、今天、明天的概念”是【】年龄阶段的目标。
A. 中班
B. 小班
C. 大班
D. 学前班
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师的态度和【】应有助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
A. 情绪
B. 气质
C. 管理方式
D. 人格魅力
4.幼儿教师为幼儿做摩擦生电的实验,让幼儿观察。这是使用了【】
A. 演示法
B. 观察法
C. 欣赏法
D. 操作法
5.探究式学习是幼儿园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它的特点不包括【】
A. 自主性
B. 开放性
C. 亲历性
D. 过程性
6.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容不包括【】
A. 自然环境
B. 社会环境
C. 人际交往
D. 多元文化
7.社会要求与【】是制定幼儿园教育目标的主要依据。
A. 幼儿生理心理发展需要
B. 教育机构
C. 政府
D. 父母
8.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主要是指【】
A. 购买大型玩具
B. 安装塑胶地板
C. 合格的物质条件和良好的精神环境
D. 选择较清净的地方
9.属于幼儿园课程主要特点的是【】
A. 游戏性
B. 非义务性
C. 基础性
D. 适宜发展性
10.在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中,活教育方法的核心是【】
A. 做
B. 教和做
C. 教和学
D. 学和做
11.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最好活动形式是【】
A. 操作
B. 交往
C. 游戏
D. 言语
12.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和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阶段是【】
A. 0—1岁
B. 1—3岁
C. 3—6岁
D. 6—14岁
13.制定幼儿园教育目标的主要依据是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
A. 经济发展水平
B. 国家政策
C. 教育方针
D. 社会要求
14.皮亚杰提出的学习理论是【】
A. 行为主义理论
B. 社会学习理论
C. 认知建构理论
D. 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15.身体的和心理的分离是引起儿童【】的重要原因。
A. 痛苦
B. 愤怒
C. 啼哭
D. 恐惧
16.劳动是学前教育的内容和手段之一。教师组织小组儿童清洁活动室内某区域,修补图书,整理玩具,帮助厨房剥豆、摘豆等属于学前儿童劳动中的【】
A. 值日生劳动
B. 集体劳动
C. 自我服务
D. 手工劳动
17.婴儿偶尔用双脚蹬席子发出响声后,就会连续地用脚去蹬席子让它再度发出声响。这种游戏属于【】
A. 规则游戏
B. 结构游戏
C. 象征性游戏
D. 练习性游戏
18.3岁以后,幼儿思维的典型方式是【】
A. 直觉行动思维
B. 具体形象思维
C. 抽象逻辑思维
D. 形式运算思维
19.教师引导儿童有目的地感知客观事物、丰富感性知识、扩大眼界,锻炼感知觉。该教师运用的是【】
A. 示范法
B. 范例法
C. 观察法
D. 演示法
20.幼儿在选择活动区时,教师观察到有的幼儿非常果断,有的盲从,还有的犹豫不决。教师可以从幼儿参与活动的【】视角来分析此现象。
A. 兴趣爱好
B. 个性心理
C. 规则意识
D. 认知水平
21.评估幼儿发展的目的是【】
A. 教师反思性成长
B. 提高保教质量
C. 了解幼儿的发展需要
D. 筛选、排队
22.幼儿园课程内容是由【】决定的。
A. 计划
B. 目标
C. 方式
D. 评价
23.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是【】
A. 爱国守法
B. 爱岗敬业
C. 关爱学生
D. 终身学习
24.学前教育所具有的区别于其他教育活动的奠基性特性是【】
A. 普及型
B. 基础性
C. 启蒙性
D. 公益性
25.格赛尔提出的“成熟势力说”属于【】的观点。
A. 教育决定论
B. 环境决定论
C. 经验决定论
D. 遗传决定论
26.“上梁不正下梁歪”,这要求教师要【】
A. 做好榜样
B. 尊重儿童
C. 规矩明确
D. 理智地爱
27.幼儿园环境与外界环境相比具有可控性,即幼儿园内环境的构成处于【】的控制之下。
A. 教育者
B. 保育员
C. 园长
D. 社会
28.学前教育的实施主要有两种形式,即【】
A. 学前家庭教育和学前公共教育
B. 学前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
C. 学前家庭教育和托幼机构教育
D. 学前社区教育和幼儿园教育
29.红色、黄色会让人感觉到温暖、兴奋,在幼儿进餐区可以多布置红黄色调的图形,以促进幼儿的食欲。这体现了感知规律中的【】
A. 感觉适应
B. 感觉对比
C. 联觉
D. 感觉补偿
30.《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规定,全日制幼儿园每天应保证幼儿的午睡时间,根据季节定为【】
A. 1小时/日
B. 1.5小时/日
C. 2小时/日
D. 2—2.5小时/日
......
参考答案更多资料请联系微信:10620696